荷美覃塘 “四好”引路,助推乡村振兴。
主持人(杨洋):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大家好,欢迎各位观众收看覃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杨洋,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贵港市覃塘区公路管理所所长杨利明,就“荷美覃塘 “四好”引路,助推乡村振兴”这一话题与观众们进行互动交流。欢迎杨利明所长。
杨所:广大观众们好,很高兴来到覃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将围绕“荷美覃塘 “四好”引路,助推乡村振兴”这一话题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杨洋):好的。大家都说,“十四五”以来是我们覃塘区交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的几年,那么,请杨所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四好农村路”?又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杨所:好的,主持人。“四好农村路”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将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对农村公路发展提出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中,“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只有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系统最优。作为交通运输部门,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好保障。
近年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立足实际,着力发展,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发力,高位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和“路长制”工作,为全区精准扶贫、旅游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助力添彩。首创推行“3+3”双路长工作机制,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监管。2019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2024年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主持人(杨洋):刚才您提到“四好农村路”的行动指南为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那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建好“四好农村路”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杨所: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道路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十四五”规划以来,我局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覃塘区农村公路实际,多次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首次将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纳入《覃塘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并制定了《覃塘区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方案》。我局以《规划》、《方案》和“高质量发展方案”为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了通往荷美覃塘、灵龟山、九凌湖等景区道路的建设;完成了10个乡镇联网路建设;强化138个建制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广西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通畅工程41个、提升工程232个、安防工程111个,大中修项目42个,农村危桥改造5座,改造沥青路面6.6公里,县道总里程提升到173.679公里,乡道总里程提升到322.493公里,村道总里程提升到726.845公里,实现“路通连成网,出村上干道,快速到市区”的农村路网新格局,助推“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主持人(杨洋):刚才您讲到将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纳入了《覃塘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完善了覃塘路网格局。那么接下来我们谈谈“管好”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所:在“管好”方面,我局首创推行“3+3”双路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设置县级路长、乡级路长、村级路长。其中,县级总路长作为辖区内农村公路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统筹全区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及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建立保障机制,落实主要任务,明确各级路长职责,协调解决县际连接通道、项目建设用林用地、资金保障等重大问题。截止2024年6月,共设置县级路长6人,乡级路长64人,村级路长468人,实现了路网全覆盖。全区10个乡镇均配备机构、人员养路护路,养护工作覆盖全区、管养到村;共安装埋设县级路长公示牌14块,乡级路长公示牌53块,村级路长公示牌295块。
主持人(杨洋):可以看得出在“管好”方面,我们确实是下了苦功夫,首创推出3+3双路长工作机制,设置了538名路长,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那在“护好”方面,我们是如何下功夫的呢?请杨利明所长为我们说一说。
杨所:一方面,我局依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不断加强政策宣传,指导村民委员会组织好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等办法组织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鼓励村民委员会自发成立了党员义务护路先锋队,将爱路护路要求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营造了全村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村民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我局积极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不断优化农村公路养护服务供给模式,加快构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代化发展体系,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农村公路养护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基础,将全区列养1223.017公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与养护工程实行分片承包养护的方式进行养护,签订养护合同。公路管理所平时加强巡查和督促,我局会组织相关部门不定期对县乡道进行检查和考核,根据检查和考核的结果,评定为合格以上的,方可支付养护经费。促使了养护承包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养护质量较往年也有了明显提高。村道日常养护则由乡镇负责,公路管理所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养护资金的拨付则根据《覃塘区农村公路“路长制”考核办法》考核结果拨付到各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专款专用。当前,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标段有人管、路路有人养”,填补了我区单一的养护模式,既能有效降低养护成本,又使养护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主持人(杨洋):制定爱路护路“乡规民约”,签订养护承包合同并进行同步考核,“标段有人管、路路有人养”,都体现了我区管养制度在不断完善,养护质量不断提高。接下来就请杨利明所长和我们谈谈“运营好”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呢?
杨所:为推进农村公路与物流体系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我局全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和信息系统建设,打造“互联网+农村物流”工程,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探索出农村客运车辆运转、村民委员会代收代投等方式解决邮件、快件“最后一百米”难题,全面提升农村物流网络覆盖率和综合服务能力。目前,在运营的农村客运班车共14辆车,138个建制村均实现通客车,开通公交班线6条,实现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的基本构建,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得到全面完善,农村公路也实现了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
主持人(杨洋):从杨利明所长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138个建制村均实现通客车,充分推动了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接下来就请杨利明和我们讲讲“四好农村路”从哪些方面助推了乡村振兴 ?
杨所:一方面是健全农村公路路网体系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围绕荷莲、毛尖茶、富硒稻、稻虾、中草药等五个方面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打造国道209线龙凤至姚山等具有产业特色乡镇村的一批农村公路路网改造和提档升级。以窄路加宽、路面提升、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等方式,持续改善特色小镇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景点景区等交通运输条件。覃塘区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家,广西乡村旅游重点镇村3个等。未来两年,覃塘区将加快推进低等级公路提档,着力打通村屯“最后一公里”,确保“乡镇都有等级路,村村都有美丽路”。
另一方面是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目前,已开通6条城乡公交线路和15条农村客运班线,投入72辆纯电新能源公交车和112辆客运班车,率先全市实现行政村通客车率100%,覃塘区乡镇通公交率达到80%以上。同时,通过推进交邮合作,打通农产品出村、工业品进村的双向寄递运输通道,基本实现“农户不出村、产品销全国”。
主持人(杨洋):非常感谢杨利明所长的解答和分享,相信覃塘区在未来一定能打造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助推我区的乡村振兴建设。
杨所: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杨洋):谢谢杨利明所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